村歌嘹亮 苏木山唱响乡村振兴 六月的苏木山,绿意盎然。2025年6月27日,“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重点项目“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文艺小镇燃情启幕。 这场汇聚全区12个盟市20支展演队伍的文化盛事,以超1000万人次网络直播热度跨越地域界限,让苏木山的歌声传遍四方。 小小的村歌,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让文化成为乡村蝶变的核心驱动力。 声动北疆:原创村歌唤醒文化自信 当9位来自词作者、曲作者、村民代表的文化使者共同按下启动键,“村歌嘹...
村歌嘹亮
苏木山唱响乡村振兴
六月的苏木山,绿意盎然。2025年6月27日,“强基工程”文艺助力基层精神文明建设行动重点项目“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在乌兰察布市兴和县苏木山文艺小镇燃情启幕。
这场汇聚全区12个盟市20支展演队伍的文化盛事,以超1000万人次网络直播热度跨越地域界限,让苏木山的歌声传遍四方。
小小的村歌,正成为撬动乡村振兴的有力支点,让文化成为乡村蝶变的核心驱动力。
声动北疆:原创村歌唤醒文化自信
当9位来自词作者、曲作者、村民代表的文化使者共同按下启动键,“村歌嘹亮”2025内蒙古村歌大擂台的激昂旋律在苏木山文艺小镇奏响。
这场由中国文联文艺志愿服务中心、内蒙古党委宣传部指导,内蒙古文联、自治区农牧厅、乌兰察布市委宣传部主办的文化盛事,自今年3月启动歌曲征集以来,便在全区12个盟市掀起创作热潮-53首浸着泥土气息的原创村歌历经筛选,最终20首佳作登上舞台。
展开剩余83%《天下兴和》主唱罗越走上舞台前哽咽:“站在家乡的土地上,我要用歌声告诉所有人-这就是我们的根,我们的骄傲!”
值得一提的是,内蒙古文联联合自治区农牧厅,紧扣乡村文化振兴战略,首次在“村歌嘹亮”大擂台中增设农牧民赛道,成为活动一大亮点。
13位来自田间牧场的“草根”歌手,用最本真的嗓音诠释乡村情怀。巴彦淖尔农民侯阳杰以《再见了大别山》斩获亚军,将军民鱼水情融入草原豪情:“我们唱的不是技巧,是对故土的感恩。”
这些未经雕琢的声音,让乡村文化从“边缘”走向“中心”,唤醒了农牧民对本土文化的强烈认同感和自豪感。
艺脉交融:非遗与文艺展共谱华章
活动期间,文艺大集、“艺绽北疆9+N”活动展、“艺绽北疆9+N”书画展等惊艳亮相,来自全区12个盟市的20支展演队伍,走进兴和县店子镇卢家营村,与游客一起领略乡土文化的独特魅力。
在文艺大集的非遗传承区,自治区级非遗传承人李连香在面塑摊位前将骏马奔腾等草原元素融入面塑作品中,她笑着说:“村歌把人聚过来,我的面塑就能把老手艺传出去。”
一旁,76岁的市级非遗传承人杨秀英向游客展示代表作《涝利海》。作品中,涝利海碧波荡漾,飞鸟在湖面翩跹起舞。
“我就是兴和县人,在这儿生活了一辈子。希望通过我的作品,让更多人了解兴和、爱上兴和,也让这些老手艺一代代传下去。”杨秀英眼神中满是期待与欣慰。
“艺绽北疆9+N”活动展集中呈现各盟市丰富多样的文艺创作成果。
书画展上,一幅幅佳作更展现出北疆独特的艺术风貌。
在这里,各盟市文艺工作者不仅能直观感受不同地区的创作特色与亮点,还能深入学习借鉴优秀经验与创新形式,在交流互动中博采众长,共同推动北疆文艺事业蓬勃发展。
歌引客来:文旅融合激活乡村振兴
村歌的余韵在卢家营村化作振兴的强劲动能。村民刘美林站在自家新修整的院落前,难掩喜悦:“过去总想着外出谋生,如今守着苏木山的绿水青山,我和老伴在家门口就能过上好日子!”
刘美林的丈夫成为景区栈道维护员,而她专心打理农田,见证着村庄从冷清到热闹的蜕变。
像刘美林一家这样重返故土的村民越来越多,他们在歌声里重拾归属感,在文旅热潮中找到新机遇。
兴和县店子镇卢家营支部书记许青感慨道:“村歌就像一根红线,一头系着我们的文化根脉,一头牵着乡村振兴的未来。现在乡亲们精气神足了,致富路也宽了!”
这场文化盛宴,正以润物无声的力量,重塑着卢家营的产业图景与精神面貌,让乡村振兴的美好愿景照进现实。
名传四海
:
从舞台到生活的永恒旋律
“村歌嘹亮”的意义远不止于一场演出。作为全国文联系统新时代文明实践典型案例,该活动从内蒙古走向全国-2024年中国文联将其纳入“强基工程”重点项目并升级为全国性活动加以开展。
2025年8月,“村歌嘹亮”主题活动全国集中展演将再次落地内蒙古鄂尔多斯市。
内蒙古文联将持续创新,推出“跟着村歌去旅行”文旅专线,策划“最美村歌评选”等新媒体活动,让乡音引领游客走进草原深处。
正如内蒙古文联副主席、内蒙古文艺志愿者协会主席武利平所言:“我们要让村歌从舞台唱进生活,成为乡村振兴永不落幕的主题曲。”
当《村歌嘹亮》的旋律在苏木山的林海间久久回荡,这场以文化为底色的实践,已然绘就一幅新时代乡村发展的鲜活画卷。
当农牧民把对家乡的热爱化作嘹亮歌声;当传统技艺在文旅融合中焕发新生,当一个个村庄在文化浸润中重拾自信,这不仅是乡村振兴战略的微观注脚,更是内蒙古深入推进“北疆文化提升行动”最质朴的诠释。
这曲从苏木山响起的文化交响,正以燎原之势,点燃北疆大地文化振兴的火种,为万千乡村照亮一条以文化人、以文兴业的前行之路。
(注:部分配图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删除)
发布于:北京市